近代視覺文化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劉瑞琪
辦公室知行樓324室
Phone: 02-2826-7000 ext.67207
E-Mail: jcliu@ym.edu.tw
網址:http://www.ncku.edu.tw/~ioas/htmfiles/liujc/photo/one.html

教學概述與目標:
        這門課程的設計,主要將從十九世紀末以降卓然發展的藝術派別與視覺文化出發,深入淺出地探討現代性以及以下主題的關係:城市、現代人、機器、戰爭、政治、原始主義、殖民主義、烏托
邦、生態、消費、大眾文化、藝術機制、擬像、身體、認同、性/別、多元文化、全球化、在地性等議題。對於視覺文化的選擇,則以多元的媒材為重點,涵蓋的範圍包括繪畫、雕刻、建築、攝影
、拼貼、裝置藝術、表演藝術、電影、錄像藝術、電腦藝術等等。

        從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開始,歐美的視覺藝術發展即與早期西洋現代性的勃興交相影響。十九世紀晚期,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觀察印象派繪畫,提出藝術家作為漫遊者
(flâneur)的觀點,正顯示出歐洲城市的現代生活面貌,促使藝術家對其中種種現代性現象充滿好奇、觀察與想像。從進入二十世紀之交,重要的藝術潮流無不關乎現代性的發展、反省或批判。舉
例而言,當垂直性建物與機械美學在形塑城市現代性的同時,原始主義與達達起而反抗與嘲諷城市與工業文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政體與社會動盪,一方面導致達達與超現實主義等以激烈的手段重
省現代文明、挑戰藝術的本質,另一方面也促成俄國的前衛派與德國包浩斯等嘗試實踐社會烏托邦的理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除了發揚現代主義藝術對形式美的極致追求之外,也洋溢著冷戰時期美國領導與重塑現代性的意識形態。一九六○年代晚期,後現代主義籠罩西方社
會,藝壇與學界對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探討與批判互相激盪。以懷舊(nostalgia)、襲仿(pastiche)、擬像(simulacra)為訴求的視覺文化到處充塞,展現了當代消費文化與科技生活的新向度。有
關藝術家自身的種族、性別、階級、性傾向等認同的藝術表現,也在各種平權運動、差異政治與多元文化的訴求之下大量湧現。

        本課程透過跨藝術的整合觀點,在社會歷史脈絡的強調之下,以互動式的教學訓練學生的視覺欣賞、觀察與分析能力,並啟發學生對相關藝術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書籍的閱讀興趣。課程尤
其著重激發學生觀察、分析與批判現代性與西洋/台灣視覺文化,並省思它們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以涵泳學生對當代視覺文化的賞析、創造與批評。

教學大綱與參考教材:
1. 現代主義與現代性
路況著,〈藝術「社會化」與「世俗化」的西方系譜學〉,《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社會‧世俗》(台北:藝術家,2003),頁14-25。

2. 印象派與後期印象派:城市與現代性;階級、性別與現代性I
Paul Smith著, 羅竹茜譯,〈前言:印象主義的定義〉、〈馬內,波特萊爾與閒人藝術家〉,《印象主義》(台北:遠流,1997),頁6-31,33-57。
Monica Bohm-Duchen著,余珊珊譯,〈馬內<奧林匹亞>〉,《曠世傑作的祕密》(台北:時報,2004),頁96-121。

3. 印象派與後期印象派:城市與現代性;階級、性別與現代性II
Paul Smith著, 羅竹茜譯,〈印象主義的女性與女性印象主義者〉,《印象主義》(台北:遠流,1997),頁58-81。
Griselda Pollock著,陳香君譯,〈現代性與陰柔氣質的空間〉,《視線與差異》(台北:遠流,2000) ,頁81-144。

4. 法國的野獸派與德國的橋派:原始主義與現代性
Abigail Solomon-Godeau著,汪雅玲譯,〈回歸原始:高更與原始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II》(台北:遠流,1998),頁605-35。
Gill Perry, “The Decorative, the Expressive and the Primitive,” in Primitivism, Cubism, Abstraction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46-81.

5. 立體派:現代性的破碎詩學
Monica Bohm-Duchen著,余珊珊譯,〈畢卡索<阿維農姑娘>〉,《曠世傑作的祕密》(台北:時報,2004),頁178-207。
Hal Foster, Rosalind Krauss, Yve-Alain Bois, and Benjamin Buchloh, “1907,” “1911,” & “1912,” in Art Since 1900: Modernism, Antimodernism,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4), pp. 106-11, 112-17.

6. A. 風格派:抽象的知覺經驗與現代性
    B.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戰後的秩序重建與現代性
Hal Foster, Rosalind Krauss, Yve-Alain Bois, and Benjamin Buchloh, “1917,” & “1944a,” in Art Since 1900: Modernism, Antimodernism,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4), pp. 148-53, 308-12.
David Batchelor, “Naturalism, Classicism, the School of Paris,” in Realism, Rationalism, Surrealis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9-17.

7. A.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現代啟示錄
    B. 俄國的前衛派與德國的包浩斯:現代主義與社會烏托邦
Paul Wood, “Expressionism, Realism, and ‘Tendentious’ Art,” in Realism, Rationalism, Surrealis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283-94.
Hal Foster, Rosalind Krauss, Yve-Alain Bois, and Benjamin Buchloh, “1921,” in Art Since 1900: Modernism, Antimodernism,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4), pp. 174-79.
Kenneth Frampton著,蔡毓芬譯,〈包浩斯:一個觀念的發1919~1932〉,《現代建築史》(台北:地景,1999),頁123-29。

8. 達達與杜象:反美學與現代性
黃文叡著,〈現代藝術中的「荒謬與幻境」〉,《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 術家,2002),頁125-37。
David Batchelor, “Dada,” in Realism, Rationalism, Surrealis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30-47.

9. 超現實主義:性慾與現代性
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布荷東、基里訶和恩斯特〉、〈達利、馬格利特和米羅〉,《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文化,2001),頁809, 812-16。
Briony Fer, “Surrealism, Myth, and Psychoanalysis,” in Realism, Rationalism, Surrealis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196-221, 227-31.
Susan Rubin Suleiman著,Whitney Chadwick, Isabellede Courtivron主編,許邏灣譯,〈超級鳥與風之新娘——李歐娜拉‧凱靈頓和麥克斯‧恩斯特〉,《愛人,同志》(台北:允晨文化,1997),頁178-213。

10. 期中考試

11. 抽象表現主義:美國的高度現代主義
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抽象表現主義〉,《世界藝術史》 (台北:木馬文化,2001),頁835-42。
Monica Bohm-Duchen著,余珊珊譯,〈帕洛克<秋之韻律>〉,《曠世傑作的祕密》(台北:時報,2004),頁208-35。

12.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先聲I:觀者之生—— 低限藝術
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戰後時期到後現代—— 低限藝術與觀念藝術〉,《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文化,2001),頁850-51。
Hal Foster著,楊娟娟譯,〈極簡主義的關鍵〉《實在的回歸:世紀末的前衛藝術》(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5),頁44-78,250-56。

13.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先聲II:消費文化——普普藝術與拉斯維加斯
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強斯和羅遜伯格〉、〈普普藝術〉,《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文化,2001),頁 844-48。
Thomas Crow著,吳毅強、陶錚譯,〈星期六災難:早期沃霍爾的線索與指涉〉《大眾文化中的現代藝術》(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頁49-66,247-49。
Robert Venturi, Denise Scott Brown, and Steven Izenour著,賀承軍譯,〈拉斯維加斯風格種種〉、〈拉斯維加斯的標誌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被遺忘的建築形式的象徵主義》(台北:田園城市,1997),頁65-67,67-68。

14. 後現代主義藝術I:對藝術機制的批判—— 觀念、地景與表演藝術
Andreas Huyssen著,郭菀玲譯,〈後現代導圖〉,《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台北:立緒,1998),頁432-62。
Jean-Luc Chalumeau著 ,陳英德、張彌彌合譯 ,〈布罕的條紋有何用〉,《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台北:藝術家,2002,頁80-83。
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戰後時期到後現代—— 地景藝術〉、〈邁向第三個千禧年—— 對現代主義的質疑〉,《世界藝術史》 (台北:木馬文化,2001),頁851-53,864-69。

15. 後現代主義藝術II:差異政治 (女性主義藝術、多元文化主義與藝術)-1
Lynda Nead著,侯宜人譯,〈打破界限〉、〈重新定義女性線條〉,《女性裸體》(台北:遠流,1995),頁101-14,115-33,圖版24-40。
Craig Owens著,呂健忠譯,〈異類論述: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反美學》 (台北:立緒,1998),頁53-99。

16. A. 後現代主義藝術II:差異政治 (女性主義藝術、多元文化主義與藝術)-2
      B. 後現代主義藝術III:具象繪畫的再出現、抽象繪畫的終結遊戲
      C. 後現代藝術IV:作者之死—— 對原創性的批判
      D. 後現代藝術V:擬像 (錄像與電腦藝術)
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新表現主義〉,〈後現代多元文化主義〉,〈錄影藝術〉,頁869-74,880-86,886-87。
劉瑞琪,2000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抽象繪畫的研究史:七、抽象繪畫已死?〉,《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九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頁226-29,237。
John A. Walker著,劉泗翰譯,〈森村泰昌〉,《藝術與名人》 (台北:書林,2005),頁156-61。
Charles Harrison and Paul Wood, “Originality and Appropriation,” in Modernism in Dispute: Art since the Forties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241-44.